軌道上的“ 鐵人 ”

23日晚上9點多,長春已被夜幕籠罩。但在軌道交通6號線華慶路站工地上,施工人員還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。自3月復工以來,我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按下“加速鍵”,近萬名建設者正在8個工程項目中艱苦奮戰。記者深入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工地,近距離直擊建設者滿臉汗水、渾身油漬、雙腳泥濘的工作日常。



“父子檔”一年見3次


微信圖片_20210318104753.jpg


中鐵十八局軌道交通項目建設者中有一對來自河北的父子。父親王洪斌在6號線01標段4工區設備科做電工,兒子王新雨在7號線一期工程7工區工程部工作。雖然同在長春工作,但由于平時特別忙,父子倆的見面次數屈指可數。

記者見到王洪斌時,他正在巡檢施工現場配電設施,巡檢工作每天早上6點多開始,晚上6點多結束。近百個電箱,千余個設備部件都得認認真真過一遍。一公里左右的車站區間,他每天至少要走5個來回。遇到突發狀況,加班到次日凌晨2點也是常有的事。

“今年,我和兒子只見了3次面。”老王說,平時他們都是通過電話聯系,他的胃不好,兒子記掛他,經常提醒他要按時吃飯。

“我和爸爸見面都是單位組織各標段開會的時候,每次他都會給我拎來兩大袋水果和一箱牛奶,叮囑我注意身體。”說到這,小王的眼睛濕潤了。


“拼命三郎” 術后5天返崗


微信圖片_20210318104756.jpg

在軌道交通4號線南延工程前十里堡站施工工地,被同事稱為“拼命三郎”的施工隊負責人陳剛讓記者印象深刻,自項目復工以來,他帶領工人在工地上摸爬滾打了近200個日日夜夜。

陳剛的同事告訴記者,50歲的陳剛今年端午節做了直腸手術,術后第5天,他就不顧醫生和家人的勸阻,執意出院,返回工地繼續工作。

“不回來,真放心不下。”陳剛坦言,由于工程時間緊,任務重,全線有8個工作面正在緊張推進,小到一輛工程車的調度,大到每個橋面的工期排序都需要他現場協調和指導。“一面是市民對通車的殷切期盼,一面是領導同事的囑托與信任,我不敢耽誤一分鐘。”陳剛目光堅定地說。

截至目前,4號線南延工程全線790根樁基施工、170個承臺施工全部完成,多個站區間簡支梁完成澆筑,工程已進入橋梁上部結構施工階段。


“外鄉人”7年參建3條線


“直螺紋鋼筋套筒連接質量一定要把控好,套筒要擰緊,外露絲扣不能超過兩扣。”在軌道交通6號線華慶路站鋼筋加工場,負責安全生產的于生錦正拿著檢測工具,對半成品進行驗收。他一邊跟操作工人強調作業時的注意事項,一邊仔細記錄檢查結果。不到2個小時,于生錦的臉上、身上掛滿塵土,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打濕。

于生錦算是軌道交通建設的“老人”了,2013年8月來到長春,先后參與了軌道交通1號線、8號線、6號線的建設。“一干就是7年,對長春越來越有感情。”于生錦告訴記者,他是遼寧莊河人,來長春前曾在北京、深圳、大連等地工作過。2014年,于生錦和女友決定在長春結婚安家。如今,他們的兒子都要上小學了。

在長春,有很多和于生錦一樣的“外鄉人”,因為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與長春結緣,并扎根于此。

“工作雖然辛苦,但看到一條條線路順利通車,感覺自己為城市建設盡了一份力,心里美滋滋的。”于生錦滿臉自豪。


來源:長春日報

A片太大太长太深好爽在线观看,日本成熟高龄老妇,久久AV天堂日日综合,女子裸体喷出奶水视频